古代世界
主演:Richard Miles,西蒙·拉塞尔·比尔,Valerio Massimo Manfredi,Julie Berry,Neville Morley,Marc van de Mieroop,Naoíse Mac Sweeney,Mary Lefkowitz,汤姆·霍兰德,Clemens Reichel,Cyprian Broodbank,Cecile Michel,Aidan Dodson,Stephanie Dalley,Adrian Goldsworthy
HD中字
主演:Richard Miles,西蒙·拉塞尔·比尔,Valerio Massimo Manfredi,Julie Berry,Neville Morley,Marc van de Mieroop,Naoíse Mac Sweeney,Mary Lefkowitz,汤姆·霍兰德,Clemens Reichel,Cyprian Broodbank,Cecile Michel,Aidan Dodson,Stephanie Dalley,Adrian Goldsworthy
主演:Chloe Crawford,Bert Thomas Morris,罗曼·佩雷斯,Sri Sarma,Murray SawChuck,贾森·席尔瓦,David Hershwitzky
主演:贾森·席尔瓦,Bert Thomas Morris,Eric Leclerc,Sri Sarma,Ben Bailey,Joseph Herscher,Raymond Brenkert,Brianna Cohen,Stephanie Marie Delgado,莉亚·道迪,Stephanie Katz,Katie Kocik,Jenna Lex,Kelly Maida,Hannibal Miles
主演:Minhaj Chowdhury,哈桑·明哈杰,Juan J Guevara
主演:吉米·佩吉,约翰·保罗·琼斯,约翰·伯纳姆,罗伯特·普兰特
主演:Stephen Hicks,Tom Hope,Rebecca Knight,Mark Myers,贾森·席尔瓦
26件从达荷美王国掠夺来的皇家珍宝的旅程在巴黎展出,如今正归还贝宁。迪奥普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了新一代人的诉求。
获奖记录
第7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2024)
主竞赛单元 金熊奖
玛缇·迪欧普
最佳纪录片奖 金熊奖(提名)
玛缇·迪欧普
第37届欧洲电影奖 (2024)
最佳影片(提名)
玛缇·迪欧普
最佳纪录片(提名)
玛缇·迪欧普
第50届法国凯撒电影奖 (2025)
最佳纪录片(提名)
玛缇·迪欧普
第72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2024)
开放电影大奖(提名)
玛缇·迪欧普
第34届哥谭独立电影奖 (2024)
最佳纪录片(提名)
玛缇·迪欧普
第59届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 (2025)
最佳纪录片(提名)
点评
焱 于 2024-03-31 15:20:57 发表:
寶貴是公民論壇暢所欲言的部分,貝寧都允許不同聲音存在,而不是清一色的「大英博物館歸還文物」。
刘浪 于 2024-02-23 00:30:26 发表:
看得很分裂,影像部分很好,视线与空间建立都非常牢靠,成型的博物馆、未完成的后景工地,迁徙的海浪与迎接的行伍以及馆内的温度、湿度和风,非常确切的感知。但独白与辩论构成的内容实在糟糕,确切且无法超越的议题本身一时非常逃离大英博物馆。
Parity 于 2024-02-20 17:27:37 发表:
# 74. Berlinale Wettbewerb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影片中段有意/无意安排的建筑工人被保安从刚安置好的展览驱逐的场景:如果说神鬼视角是风格,辩论现场是素材,衔接两者的这个镜头即是功力所在
Orpheus+ 于 2024-02-19 03:18:06 发表:
7.0。在短小的篇幅裡提供了極為豐富的討論視角和視聽體驗。以三套不同的視聽系統精準展現了流失文物歸還問題的三種切入視角:外部觀察視角描摹出政府主導下文物轉運—驗收—展覽的專業系統;內部參與視角用以速寫一場圍繞文物歸還、文化殖民、族裔敘事與政府職能的民主辯論;另有一種去性別的鬼魅之聲,彷彿自遠古傳來的迴響,TA訴說著文物與先祖的前世今生,並如靈體般在現代都市中遊蕩。
限牢 于 2024-02-20 06:23:25 发表:
好喜欢。开始还意外黑屏时间怎么这么长,后来才意识到这是文物被封装在箱子里的视角,黑屏画面成为了表达的一部分。文物被归还,是从一个展厅的玻璃柜移到了另一个展厅的玻璃柜,从一种现代官僚制的管理下移到了另一种现代官僚制的管理下。文物被运到贝宁的展厅后,摄像机在拍空调,拍监视器。拆箱的时候,声音是在给文物填表分类,说材质是什么,重量是多少,等等。整个前期准备的过程,摄像机也在拍各式各样的劳动者。展览开始前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展厅的装修工人抱着安全帽在文物的展柜前驻足许久,然后离开。然后画面就切到许许多多衣着华丽的达官贵人,归还的文物成为了他们权力的装饰。后半部分聚焦在一个论坛活动,年轻人们针对这件事争论不休,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尖锐。很多表述让我非常想鼓掌,当然这也是导演刻意筛选的吧。
胤祥 于 2024-02-19 07:12:37 发表:
#10299. 74th Berlinale-主竞赛-金熊。赛前期待最高的就是这部,可能也就是因为期待太高了导致不那么喜欢。本片最明确的一个对话对象肯定是雷乃和马克的《雕像也会死亡》,本片聚焦贝宁文物归国的过程,立意大致也是“从一个博物馆到另一个博物馆”以及从文物角度的“代言”叙述。导演的角度不可谓不刁钻,大部分时间避开了新闻纪录片式的角度(但不免还是有一些)而去拍摄空间细节和仪式的侧面,这个又可以跟马卡维耶夫完全避开游行的五一游行纪录片《游行》对读。导演也想辙通过大学研讨会提供了一些新的讨论角度(但其实还可以再去挖比如法语的问题乃至历史观的问题)。不过言而总之这部片子可能去奇遇、金虎或者VdR更合适,放到柏林主竞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